北京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管理篇

日期:2024-01-21    来源:北京市财政局

分享:
字号:        

2024年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北京市财政局新闻发言人就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安排,以及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财政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北京市在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如何主动作为,在地方权限内惠企利民?

答: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惠企利民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8-2022年,累计退税减税降费规模超7000亿元。2023年,进一步增强政策精准性、针对性,退税减税降费再超850亿元。

北京在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尽最大努力顶格出台减征措施。在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在地方自行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面清零”基础上,继续实施各项涉企降费政策。在帮扶小微企业方面,在地方权限范围内顶格减征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并进一步扩大受益范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对退役士兵,脱贫人口、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创业就业,顶格确定减免限额上浮标准,帮扶重点困难人群。

问:2023年北京市在落实政府“过紧日子”方面有何举措?

答:2023年,市财政建立了政府部门过紧日子评估指标体系,引导政府部门自觉压控行政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过紧日子”并非意味着少办事、不办事,而是要在有限的资金内多办事,办好事,把更多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一是大力“压减”。近年来,在持续压减的基础上,2023年继续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年累计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23.9亿元。节约资金优先保障“三保”等刚性支出,聚焦保障全市性重点工作。

二是严格“审核”。发挥财政预算评审把关作用,2023年,共完成各类项目评审706个,审减资金27.52亿元,审减率12.9%。切实发挥评审效能,持续把牢财政管理关口,把财力用在实处、关键处。

三是突出“绩效”。纵深推进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试点开展街乡镇成本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市、区、街乡镇三级全覆盖。新设优化支出定额标准1515项,确保预算资金投入精准有效。


问:市财政局采取了哪些举措支持全市防汛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答:23.7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市财政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汛救灾资金保障工作。

一是救“急”救“险”,全力统筹保障资金需要。灾情发生后,市财政局统筹制定总体资金保障政策,明确资金保障范围、来源、市区分担机制等,以最快速度多渠道统筹资金,第一时间调度库款,建立对各区库款日监测机制,全力做好抗洪抢险救灾急需资金保障。

二是抓“紧”抓“细”,健全资金高效运转机制。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凡涉及救灾的事项,1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拨付,采取“先预拨、后清算”的方式,确保资金及时下达、物资高效流转。将中央下达的救灾资金及市级配套安排部分,全部纳入财政直达资金范围,着重关注受灾较重区,确保人员救助、房屋损毁补助资金第一时间发放。

三是管“严”管“实”,确保资金规范安全使用。明确救灾资金使用范围,切实加强资金审核,严禁项目搭车和超范围超标准支出。印发救灾资金相关管理办法,对资金的分配和下达、使用管理、绩效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规范,确保救灾资金花在群众最需要的方面。


问:2023年北京市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如何?

答:2023年,市财政坚持合理举债、精准用债、积极偿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巩固政府隐性债务清零成果,发挥债券资金拉动投资效应,确保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一是债券发行突出“精准分批”。提前3个月完成1117亿元新增债券发行任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紧贴项目需求分配债券额度,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做到早发行、早使用、早见效。

二是债券支出突出“闭环管理”。持续提升政府债券“借用管还”全链条管理水平,建立专项债券项目储备、使用、督导、调整的闭环管理机制,加快专项债券支出进度。加强常态化项目储备,建立联审机制,严格把控“投向领域、手续办理、建设内容、支出计划、偿债来源、融资平衡”等6个关键点,切实提高项目储备质量,确保一经发行即可支出。

三是债券偿还突出“节约高效”。在全国率先启动提前偿还政府专项债券试点工作,节约利息支出超七成,有效盘活存量债券资产、节约利息成本。

四是债券管理突出“预算约束”。结合财政承受能力、风险水平等因素,统筹好举债与偿债,科学核定债务规模。严格偿债资金预算刚性约束,分类纳入年度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及时归集收入,确保偿债资金来源稳定,避免偿债风险。 

问:北京市在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举措?

答:2023年,我市积极推动重点领域成本管控,不断强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深化全成本绩效管理改革。2023年重点推进成本绩效管理实现市、区、街乡镇三级全覆盖。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成本绩效分析,新设支出标准1515项。在行政运行、社会保障、科技文化等领域持续推动成本管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进一步推进绩效信息公开。预决算公开时,组织除涉密单位外的所有市级部门,随预决算报表一同公开项目绩效目标表、项目自评表、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报告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对照绩效目标加强事中绩效跟踪和事后绩效评价。

三是抓好公用事业重点领域三年降本增效收官工作。根据公交、地铁、热力、自来水4家企业降本增效目标方案,2023年4家企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实现降本约10.9亿元。三年累计降本38.7亿元,超额完成降本值约16.9亿元。

问:北京市如何使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答: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不断优化中小企业营商环境。


一是让渡政府采购市场空间给中小微企业。通过提高预留采购份额、给予评审优惠、中小企业单独标识、合同确权、提高首付款比例、缩短付款周期等方式,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2023年,我市政府采购合同份额授予中小企业比重达八成,高于国家要求40个百分点,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畅通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渠道。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推出全流程线上“政采贷”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政府采购合同线上融资渠道。参与政府采购的企业可以凭借政府采购合同在线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无需抵押或担保,即可享受程序便捷、利率优惠的贷款服务。2023年以来,已累计为企业线上放款277笔,融资2.5亿元。

三是降低中小微企业参与成本。积极探索政府采购领域电子营业执照应用。2023年,本市10433家企业成功利用电子营业执照开展政府采购业务53359次,有效避免企业多平台、跨地域投标重复注册,提升参与招标采购便利度,降低政府采购参与成本。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