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看!北京市财政财务工作会召开,确定2023年全市财政九项重点工作任务

日期:2023-02-03    来源:北京市财政局

分享:
字号:        

2月2日,市财政局召开2023年北京市财政财务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和市两会精神,总结回顾2022年和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财政工作,分析研判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部署2023年财政财务各项工作。北京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素芳作工作报告。

会议指出,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市财政工作历程极为不易。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主动作为、应变克难,坚决扛起服务稳定首都经济大局的政治责任,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力提效积极财政政策,稳步推进各项财税管理改革,经过艰苦努力,实现财政收支预算圆满收官和平稳运行。

会议从五个方面对2022年财政工作进行了回顾。一是年度预算圆满收官,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14.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2.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56.0亿元,增长4.3%。二是强化财政统筹平衡,做好疫情防控等重点资金保障。多渠道拓展财力来源,不断提升保重点、保大事的能力。投入疫情防控资金近300亿元,加大对各区疫情防控资金支持,全力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资金需求,为应对多轮疫情冲击提供有力支撑。集中财力足额保障了党的二十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大事要事,全力支持了民生保障、国际交往、公共安全、科技创新、生态涵养区建设等领域资金需求。三是加大财政调控力度,助力稳定全市经济大盘。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大规模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统筹安排71亿元支持我市稳经济45条等系列措施实施,密集出台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等一揽子政策,为企业和群众让利超2000亿元。用好政府债券资金938亿元、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聚焦支持城市副中心、城市更新等重点项目和高精尖产业、中小企业发展。四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精细化治理水平。绩效管理工作继续向纵深推进,对46项民生政策、市对区专项转移支付等开展绩效评价;推进行政运行、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降本增效,形成系列成本核定基线和定额标准。支持各区、乡镇街道开展财政运行绩效评价、成本绩效分析等工作。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发布框架协议采购公告;征集68家乡村民宿纳入会议定点范围;朝阳、通州两区获批全国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五是严控财政运行风险,提前完成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任务。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提前完成隐债清零试点任务,大幅降低全市整体债务规模和风险水平,实现全市风险“进绿”,区级全部“退红”的重要突破。开展重大财税政策落实、“三公”经费、会计信息、两师行业执业质量等重点领域监督检查。

此外,会议回顾了过去五年财政工作:过去五年,对财政工作来说极其特殊、异常艰难。面对疫情性减收、经济性减收、政策性减收叠加影响,财政收支呈现出紧平衡的新常态。为此,我们进一步转变思维、拓宽视角、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探索性开展了财源建设、成本绩效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工作,财政工作在迎难而上中取得新的进步。我市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连续4年在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真抓实干”考核中获得通报表扬;连续9年被财政部评为预算绩效管理优秀省市;政府采购透明度连续两年全国第一;预算执行分析和决算工作、行政事业国有资产报告、政府采购信息统计、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管理、会计资格考试等多项工作获得财政部表彰。

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首都经济财政工作意义重大。

会议指出,2023年财政收入方面将呈现恢复性增长,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安排在4%左右,预期5942.9亿元。支出方面,在财政收入低速增长的同时,新增项目需求集中显现,加大了支出保障压力。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635亿元,剔除中央转移支付因素后同口径增长8%。综合来看,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将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

会议强调,2023年财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力提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增强财政宏观调控效能,着力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主要抓好九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努力完成收入目标,推动财政收入“量”“质”齐升。在完成收入目标“量”的同时,注重“质”的提升,加快制定出台拉动经济、促进增收的政策措施。各区、各部门合力抓好年度收入分析管理工作,确保收入规范及时足额入库。

二是做深做实财源建设,夯实财政可持续发展基础。服务重点企业群体做大布局提升贡献。加强对重点企业精准服务,引导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质量项目落地。释放平台经济活力,通过应用场景开放等方式给予支持,引导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是依法批复公开预算,严格预算执行约束。按照《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依法依规高质量做好预算批复和公开工作。严格预算执行,加快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促进财政资金尽快发挥政策效应。严控预算追加调整,严格执行人大批准、财政批复的预算,严格履行预算追加审批程序。

四是全面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成本绩效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推动成本绩效管理向基层深入拓展,力争实现所有街乡镇全覆盖。加强重点事业领域绩效管理,推动成本绩效从项目管理向政策、部门拓展。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预算绩效全过程线上管理。

五是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提升财政制度效能。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规范转移支付分类设置,稳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促进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优化项目预算分年度安排机制,提高预算安排与项目实施进度的匹配度。推动减税降费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地。研究与首都功能定位、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相适应的税收政策,释放更多政策红利。

六是优化资金投入方式,增强财政精准施策能力。发挥财政金融政策作用,完善支持创业群体和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政策制度体系,完善金融企业补助和上市补贴等政策。有效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利用政府采购合同帮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采购会议培训定点场所支持乡村民宿发展。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积极撬动社会资本,更好发挥基金导向作用。推动PPP模式规范发展,强化财政承受能力动态监测,与社会资本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七是守稳守牢安全底线,提高财政抗风险能力。统筹做好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安排,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做好融资收益平衡方案。密切关注基层财政运行风险,强化运行监测。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支持基层落实助企纾困和“三保”支出。发挥财会监督基础性支撑作用,围绕重大财税政策落实、预决算公开等重点领域,做好监督检查及动态监测。

八是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深化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加强出资人监管,做好金融企业财务监管、产权管理、绩效评价等基础工作。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启动第二个5年周期国有资产报告工作。持续深化预算评审工作,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及成果应用,促进绩效评估与预算评审高效衔接。在就业、科普等14个重点领域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扎实开展会计管理工作。落实好会计师事务所许可审批服务及深化代理记账行业“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加快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在全市3000余家社会组织及社团会费、公益事业捐赠领域全面应用电子票据。

九是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引领保障财政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体现到实际行动上,自觉从“国之大者”高度谋划和推动财政工作。抓好全面从严治党任务部署落实,持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推动各项任务目标在财政部门落地见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财政财务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做好2023年财政财务工作意义非凡、责任重大。全市各级财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推动新时代首都财政财务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