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加力 步步扩围 层层递进——北京近5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综述

日期:2023-10-25    来源:中国财经报

分享:
字号:        

来源:中国财经报  发布时间:2023-10-24

本报记者 张衡

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灭菌乳的食品制造企业,其生产的产品80%面向首都人民。该公司财务主管刘芳告诉记者,2022年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留抵税额。对此,该公司申请了留抵退税,共收到1016万元的退税款,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惠企利民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的措施。”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华伟表示,2022年,我国实施以增值税留抵退税为核心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北京市惠及的纳税人中,九成以上是小微企业。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王华伟介绍,2018—2022年,北京全市新增退税减税降费规模超7000亿元,为全力稳经济、保就业、促发展、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来看,税费支持政策年年加力、步步扩围、层层递进。

——2018年,推出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率先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全市减税降费总额近400亿元。

——2019年,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全市减税降费总额超1800亿元。

——2020年,税费政策与财政补贴、减租降息、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政策组合发力,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与基本民生密切相关的行业渡过难关,全市减税降费总额超2000亿元。

——2021年,税费政策侧重制度性安排,包括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全市减税降费总额超800亿元。

——2022年,税费政策强调“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延续并扩大已有的制度性优惠政策,受益面更广,全市新增退税减税降费超2000亿元。

北京闼闼同创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木门产销、研发的家居建材企业,坚持在信息化、数字化以及创新研发领域持续投入,也享受了很多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该公司财务总监罗艳微介绍,2022年公司享受了购入500万元以下设备一次性税前扣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加计抵减以及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合计获得税收优惠1400万元左右。

王华伟表示,2023年,北京市财政部门从以下三个方面,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经营主体,为企业增活力添动力。

加力提效,提高税费政策支持“精度”。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将全行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精准的“加计扣除”,树立了鼓励创新的导向,将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北京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动能,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相关企业实施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提升高端制造业发展能级。

稳字当头,确保税费支持政策“稳度”。确保税费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支持保经营主体、保居民就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继续给予税收优惠,继续实施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继续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减免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持续激发经营主体的活力。

保障民生,提升税费支持政策“温度”。继续实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优惠政策,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支持稳就业,继续实施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在地方权限范围内顶格落实退役军人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就业稳定。大幅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这将进一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的支出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