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放首笔小微企业会计数据增信贷款——成功探索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

日期:2024-08-20    来源:北京市财政局

分享:
字号:        

为充分发挥企业会计数据价值,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我市积极落实财政部小微企业增信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通过代理记账机构电子会计凭证全流程试点,实现小微企业财务报告可追溯、可验证,成功发放首例贷款产品,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索了“新路径”。

一、推动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探索数据增信融资新模式

聚焦小微企业财务报告会计信息质量不高,无法作为银行信贷评估依据的现象,我市选取试点代理记账机构实现电子会计凭证接收、入账全流程处理,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财务报告真实性难以验证的问题。银行凭借原始凭证为依托形成的会计数据信息,能够更加精准地判断企业经营状况与信用水平,合理评判企业发展潜力,降低融资门槛。

二、架设银企数据沟通桥梁,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

通过将代理记账平台与银行之间进行系统对接,银行可实现直接通过系统读取已授权企业的开票、纳税、财务、社保、公积金和工商等相关财务数据。银行接收数据后将贷款授信结果反馈回系统平台,使贷款业务数据流形成闭环。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畅通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三、继续推广创新试点经验,为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按照“点对点先行、规模化跟进、平台化普及”的试点思路,2024年6月份,我们将企业电子化会计信息提供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经综合研判后,向原不具备“贷款计算模型”测评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了首笔“会易贷”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总结经验,继续支持全市具备电子票据全流程处理的代理记账机构开展相关工作,为更多小微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便利化支持,为小微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