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采购力担首都 法治化营商环境硬核支撑

日期:2025-05-16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分享:
字号: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05-15

2025年初,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工作要点(2025年)》(京政办发〔2025〕6号)以及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落实该工作要点印发的任务清单,明确将加大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实施力度、提升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水平、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列为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的重点任务。为此,北京市财政局将政府采购作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政策工具箱,通过持续用足用活政府采购政策打通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桥梁纽带,以“北京政采”擦亮“北京服务”,让重点任务成为硬核支撑。

北京市财政局二级巡视员兼法制处处长陈以勇认为,本市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以由“官”变“员”的角色定位,谋优化营商环境之计,尽优化营商环境之责,彰优化营商环境之效,这对政府采购工作迅速成为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的硬核支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大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实施力度,当好先行先试的“领航员”。“制定创新采购专门的招标程序”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之一,北京市财政局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结合落实财政部印发的《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将先行先试合作创新采购往深处引、朝实处抓。该局聚焦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科研特色明显、创新产品需求强烈的领域,深入挖掘潜在采购意向和创新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供需洽谈和对接,并及时选取北京市气象局“基于花粉观测设备的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研发”项目开展先行试点,成功推出了在全国首个落地实施的合作创新采购项目。在试点项目实施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该局立足持续扩大合作创新采购实施范围的趋势及需要,研究起草了《北京市政府采购合作创新采购实施细则》和《合作创新采购项目实施流程指引》,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明确各方职责、创新管理机制,为在全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规范高效地开展合作创新采购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实践指引。

二是提升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水平,当好稳企暖企的“服务员”。北京市财政局针对本市“四本预算”收支规模已经连续多年超过一万五千亿元、近五年本市政府采购累计交易金额已经达到近三千亿元的块头和体量,坚持从践行“国之大者”的站位及定位推动政府采购全面提速、提质、提效,不断凸显政府采购对于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强力助推作用。针对“电子化采购”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北京市财政局通过建设全市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实现了将世界银行22项评价指标全部电子化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该局进一步优化政府采购电子保函、合同电子签章、在线提交发票和支付预警等系统功能,将最新政府采购示范文本(2024年版)嵌入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平台,更大力度地提升了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水平。截至2025年4月底,该市已在线开具电子保函1515份、在线签署政府采购电子合同1050份、完成政府采购示范文本应用5372次。在依托政府采购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政府采购关键环节智能预警机制的同时,该局还申请将政府采购“智慧监管”纳入《北京市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所明确的重点任务,注重以智能化与法治化的双重赋能和加持,增强企业对市场规则透明度和确定性的预期及信心。

三是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当好公平竞争的“监督员”。北京市财政局按照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及北京市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整治采购人设置差别歧视条款、代理机构乱收费、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供应商围标串标等专项行动,并扎实抓好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工作,确保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主体在北京市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没有门槛限制和歧视性待遇。该局在贯彻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参与研究起草《北京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指引》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与《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财政部令第94 号)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财政部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财库〔2019〕38号)、财政部《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财库〔2021〕22号)等重要政策文件的协调衔接,积极运用市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疑难问题,组织完成本局现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后评估工作,以推进政府采购行政裁决改革试点发挥好财政部门支持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重要作用。

相关解读